【訪談】宜蘭花玉號 蓪草紙花工藝師 李麗老師
- 蓪通TONGTONG
- 2021年6月1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「花玉號」,其蓪草紙花工藝技術已傳承黃家四代,,2012年登錄為宜蘭縣無形文化資產。前任店主黃德河老師是台灣屈指可數的蓪草紙花藝師,造花工藝傳承自台灣人造花大師-潘牛大師。
約四十幾年前,李麗華老師跟著公公(黃德河老師)學做紙花,並提及:「看到公公一個人在做很辛苦,做到半夜一兩點還不休息,也因為這樣引起了對花藝的興趣,自然而然跟著公公從旁邊看邊學。」

提到過去蓪草紙花的盛行,李麗華老師說:「當時做蓮花(以蓪草紙作成)很風行,宜蘭縣大部分家中都會有一對蓮花擺飾,在當時一對$1200,但也必須從頭做到尾,花費的時間與精力是遠遠超出價格的。」

後來十幾年間,公公身體逐漸無法負荷做花。而在當時在社區理事長對於蓪草紙花的推廣之下,李麗華老師決定與婆婆一同復興此產業,將蓪草紙花轉為藝術型擺飾,做「梅花」來推動,也因此有客人將其送至台北,甚至傳到國外。
做紙花需要什麼秘訣嗎?
每人的手工細節都有一定的差別,就是必須跟老師學習後,再來自己研究。
而老師也分享她的經驗:「做紙花需要很細心,我都會在無聲的環境中耐心地做,而且夏天在做的時候也不能吹電風扇,因為一吹就吹走了,非常輕且脆弱。」
推廣蓪草紙花的過程中有沒有印象最深刻的事?
推廣時有在社區教學做梅花(以蓪草紙作成),當時大約在年底,剛好是冬天梅花盛開的季節,學生把成品帶回家放在櫥窗裡,她先生看到說:『那花很久沒有澆水了』,就拿出來澆水。就因為作品非常逼真,讓他以為是真花!
蓪草紙花大部分都要怎麼保存?
通常展示的花都會寫「禁止觸摸」,因為客人一直摸,若是一個人摸沒有什麼異樣,但一百個人接著就變質了,所以做好的蓪草紙花必須放置在櫥窗內保存,放在外面會有灰塵沾黏上去,雖然可以用吹風機輕輕吹,但也不能用水沖洗,會造成蓪草紙變質甚至溶解,清潔上非常困難。

李麗華老師說:「蓪草可以利用的方面很有限,蓪草紙很貴且很難取得,再加上做一盆花的成本、工資和時間都需要花費許多,但價格卻往往沒有辦法吸引消費者購買。也因為手工所以沒有辦法大量生產,一天不能做幾個,也不知道可以賣出幾個,根本沒辦法生存。目前我們以傳承為主,透過展覽來推廣,讓下一代的人知道有蓪草花這個東西!」

Comments